中金策略:开年关注疫后增长修复 市场有望迎来趋势性投资机会
炒股就看,中金增长权威,策略专业,开年及时,关注全面,疫后有望迎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修复
2022年的市场势性A股市场受内外部环境影响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主要指数普跌。投资展望2023年,中金增长我们重申11月中旬发布的策略2023年A股市场展望《翻开新篇》中,对A股未来12个月的开年市场持中性偏积极的看法,10月底至今的关注反弹行情虽有波折但仍有望继续延续,中期重点关注增长预期的疫后有望迎企稳,尤其是修复中下游领域。
我们认为当前A股仍处于较好的市场势性布局期,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中国增长走向实质性复苏,市场有望在今年迎来趋势性投资机会。配置方面,我们建议短期要紧跟政策边际变化节奏来配置,如地产链条、受疫情影响的消费板块。中期仍然是根据景气程度以及产业政策支持方向来把握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主线。
配置建议:短期紧跟政策边际变化的节奏,中期偏成长
1)预期不高、政策出现边际变化受影响大的领域,如地产链条、受疫情影响的消费,包括食品饮料、家电、轻工家居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支持平台企业发展,相关领域也值得关注;2)高景气、有政策支持、中国有竞争力的制造成长赛道,包括科技软硬件、高端制造、军工等;3)股价调整相对充分、中长期前景有待明朗的领域,如医药、互联网等,配置时机需等待政策预期变化。
市场回顾:指数小幅回升,成交略有回落
元旦前最后一周,A股交易受疫情及年关影响仍显清淡,但经历前期调整后市场情绪有所和缓,上证指数周度收涨1.4%,2022全年收跌15.1%。本周市场日均成交额略有回落,从上周的6400亿元附近进一步略减至6300亿元左右,2022全年日均成交额约9300亿元,相比2021年有所下降。北向资金最后一周净流入29亿元,全年净流入规模约900亿元,相比过去几年的净流入情况同样有所放缓。风格方面,本周成长风格表现略好于大盘蓝筹,创业板指/沪深300周度涨幅分别为2.6%/1.1%,全年涨跌幅分别为-29.4%/-21.6%。行业方面,本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国防军工、电力及公用事业等行业表现相对较好,房地产、家电、建材等地产链相关行业表现不佳;从全年的维度看,2022年仅煤炭、消费者服务、交通运输等个别行业收益为正,电子、计算机、国防军工全年表现相对落后。
市场展望:2023年翻开新篇,开年关注疫后增长修复情况
2022年的A股市场受内外部环境影响整体表现不尽如人意,主要指数普跌。展望2023年,我们重申11月中旬发布的2023年A股市场展望《翻开新篇》中,对A股未来12个月的市场持中性偏积极的看法,10月底至今的反弹行情虽有波折但仍有望继续延续,中期重点关注增长预期的企稳,尤其是中下游领域。
从当前的市场情形看:1)国内方面,近期国内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全国部分地区也正逐步渡过疫情峰值期,后续关注消费场景的逐步修复与经济复苏的节奏。前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继召开,政策更加注重稳经济提信心,并将“扩大内需”作为2023年几项重点工作的首位,有助于改善投资者对于中期经济基本面逐步企稳回升的预期。2)海外方面,伴随着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衰退的预期不断加强,我们认为美联储或许在今年二季度附近进一步调整货币政策节奏、下半年关注降息预期出现的可能性,预期变化将对全球资产配置带来影响。3)市场层面看,当前A股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成交金额、换手率等情绪指标重新回落到历史阶段性底部附近。
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当前A股仍处于较好的布局期,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中国增长走向实质性复苏,市场有望在今年迎来趋势性投资机会。配置方面,我们建议短期要紧跟政策边际变化节奏来配置,如地产链条、受疫情影响的消费板块。中期仍然是根据景气程度以及产业政策支持方向来把握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主线。对于中期经济增长、通胀、政策环境、A股收益预期、行业判断请关注我们同期发布的2023年《十大预测》。从近期各方面进展来看:
1)国内防疫政策优化以及最新疫情情况。12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1],要求自2023年1月8日起,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对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同时取消海外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有序恢复中国公民的出境旅游。从高频数据看,北京的地铁客运量已从12月中旬110万人次的低点回升至12月底的482万人次,上海的地铁客运量同样从上周末175万人次的阶段性低点回升至431万人次,表明当前疫情对于居民消费、出行等方面的压力正逐步缓释。
2)11月工业企业利润数据与12月PMI数据显示国内经济增长仍待企稳。今年1-11月全国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6%,降幅较1-10月扩大0.6个百分点;12月全国制造业PMI续降至47.0%,较上月回落1.0个百分点,连续第三个月出现下行。上述数据表明四季度以来增长仍面临较多的阶段性挑战。
3)国家发改委、央行相继召开例会,政策依然强调稳增长。12月28日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在京召开[2],会议指出要“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积极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同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2年第四季度例会[3],强调要“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大力提振市场信心”。综合来看,当前政策依旧强调稳增长,关注后续政策的落实情况与具体效力。
4)2023年全国两会召开时间公布。根据决定,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于2023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将于2023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
5)海外市场方面,海外投资者仍普遍关注主要国家货币政策及增长预期;近期美国遭受冬季风暴等极端天气冲击,关注其对原油、天然气等国际大宗商品供需及价格的短期影响。
行业建议:短期紧跟政策边际变化的节奏,中期偏成长
未来3-6个月我们建议投资者关注如下三条主线:
1)预期不高、政策出现边际变化受影响大的领域,如地产链条、受疫情影响的消费,包括食品饮料、家电、轻工家居等;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及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支持平台企业发展,相关领域也值得关注;
2)高景气、有政策支持、中国有竞争力的制造成长赛道,包括科技软硬件、高端制造、军工等;
3)股价调整相对充分、中长期前景有待明朗的领域,如医药、互联网等,配置时机需等待政策预期变化。
近期关注:1)国内局部疫情和政策进展;2)稳增长政策落实情况;3)国际地缘局势。
文章来源
本文摘自:2023年1月2日已经发布的《开年关注疫后增长修复》
分析员 王汉锋 CFA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3080002 SFC CE Ref:AND454
分析员 李求索 SAC 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3070004 SFC CE Ref:BDO991
分析员 于方波 SAC 执证编号:S0080522120001
- ·媒体称OPEC考虑增产至多50万桶/日,沙特否认,油价过山车
- ·两部门: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相关文件征求意见
- ·两会代表委员聚焦北交所!适时优化新股发行申购模式,坚持\
- ·“末位必罚”是劳动管理对法律的越位
- ·易会满提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中字头股掀涨停潮
- ·开年以来19家企业首发上市折戟 信息披露质量已成企业IPO成败关键
- ·德国化工巨头宣布:计划全球裁员2600人!去年亏近46亿元
- ·广发策略戴康谈港股:千金难买牛回头
- ·私募持股市值突破2000亿 冯柳邓晓峰480亿仓位曝光
- ·意大利能源问题专家:“北溪”管道遭破坏性质非常严重
- ·国资委: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着力打造创新型国企
- ·重磅发布,“横琴金融30条”出炉!概念股早盘逆市上涨,合作区效应彰显,珠海市上市公司增长超两成
- ·议价能力差,原材料供应存隐忧!IDG突发入股,Growatt能否俘获港股投资者的心?
- ·科技赋能稀土业高质量发展
- ·港媒:香港警方拘捕涉嫌谋杀香港名媛蔡天凤的前夫
- ·阿里喜忧参半:蒋凡的海外电商打了翻身仗,张勇救火阿里云
- ·国家卫健委:方舱医院的设置尽最大可能不影响日常医疗服务
- ·“昨天还是4.1%,今天3.8%,明天4.3%?”这个省会城市首套房利率波动背后,是超40个月的去化周期
- ·证监会:支持企业依法依规境外上市
- ·信用债盘前提示|信用债窄幅震荡,地产债多数下跌,“H1阳城02”跌超92%
- ·乌龙!科恒股份误将21年半年报传成22年,董秘还提前“窗口期”减持
- ·北京市商务局局长丁勇解读 2023首都消费关键词:便民 提质
- ·上市不满一年半 锂电企业珠海冠宇业绩“变脸” 去年净利润大降超90%
- ·两部门: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相关文件征求意见
- ·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能力稳步上升
- ·Mysteel调研:铜价高企 下游消费疲软库存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