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最高预增300%,比亚迪已完成“蜕变”?

时间:2025-07-06 19:17:19 来源:笔墨官司网

来源:华盛证券

华盛资讯,蜕变股份(1211.HK)将于今日(4月27日)公布2022年Q1财报。净利不过在此前的最高预告中,比亚迪已经向市场传递了利好:预计2022年第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6.5亿元-9.5亿元,预增同比将增长174%-300%。比亚

而净利大幅增长的迪已主要原因,比亚迪称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完成走高,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蜕变

事实上,净利除了一骑绝尘的最高销量外,比亚迪目前也正在发生着其他方面的预增改变。作为第一家全部停产燃油车的比亚龙头企业,比亚迪已经决定在新能源车的迪已道路上“走到黑”。

比亚迪是完成否已经解决增收不增利的窘境?而正在发生的“新变化”,能否再度提高比亚迪的蜕变利润和估值?

一、盈利!解决车企之“痛”

在新能源车行业发展这几年,车企们的生存之道像极了当年的互联网公司们。疯狂砸钱搞研发、铺市场,“要人不要钱”。在初期,市场对于新产业抱有极大的憧憬而使得各大造车新势力股价翻倍飙升,但疯狂之后市场重归理性。

对于新能源车企“无法盈利”的担忧成为高悬的利剑,造车新势力们的股价更是回到“解放前”。中国造车新势力“三剑客”蔚来、理想、小鹏在美股上市后股价曾翻倍飙升,蔚来涨幅更是高达500%。但在随后的一年内,涨幅几乎“归零”。

来源:谷歌

但这里却有一个例外,那就是特斯拉。在2021年股价见顶之后,特斯拉在2021下半年却二次发力,股价创出了历史新高。在蔚小理仍在当前低位徘徊时,特斯拉股价依然强势,也令其市值稳定在1万亿美元附近。

如果说2021年前的集体拉升,是对整个行业的憧憬,那么到2021年后,市场已经开始了“精挑细选”。特斯拉遥遥领先的背后,是其在销量、利润上的碾压式的优势,特别是投资者看重的利润方面。

上周公布的财报显示,特斯拉在2022年Q1归母净利润高达33.18亿美元,同比爆升884.57%,是连续11个季度盈利,且盈利能力似乎正变得越来越强。

来源:天风证券

同样,比亚迪相比于造车新势力也有盈利方面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并不明显,相较于特斯拉更是相距甚远。据此前财报显示,比亚迪归母净利润最多的季度也并未超过20亿元,且大部分来自(285.HK)的贡献。2021年Q4,比亚迪收入达到710亿元,同比增长38%;但归母净利润却仅有6亿元,同比环比均出现大幅减少,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境况。

来源:国信证券

但需要注意的是,比亚迪电子2022年Q1预计盈利同比减少75%-85%。在这种情况下,比亚迪归母净利润却最多可能增长300%!这意味着,比亚迪的汽车业务收入、盈利情况将全面超越比亚迪电子业务,成为一家真正的“新能源车企”。

二、比亚迪的“新”变化

增收不增利的比亚迪,难免不让人想到“硬件利润率不超5%”的小米集团。虽然二者都依靠拥有超高性价比的产品保有领先的市场占有率和用户,但薄利多销的小米和比亚迪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盈利难题。

小米自发布小米10系列以来,已经明显往高端化靠拢,且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比亚迪在近两年来,也同样开始了“高端化”的进化之路,从被网友戏称为“不要的(BYD)”逐步变成“Build your dream”。

比亚迪近期发布的汉-DMi系列以及EV千山翠限定版、创世版等高端车型,价格区间已经上升至30万级别。多车型、多花样的比亚迪,似乎逐步开始摆脱“理工男”的不浪漫标签,颜值、性能、实用性等全面提升后,比亚迪汽车业务的毛利率将有望进一步提升。

汉EV千山翠限定版 来源:比亚迪

从比亚迪公布的财报数据看,2021年汽车业务的整体毛利率仅为17.39%。而根据特斯拉2022年Q1财报数据,特斯拉的毛利率已经高达32.9%,几乎是比亚迪的一倍。而单从汽车产品的价格来看,特斯拉Model 3国产入门版本价格已达到28万元,与比亚迪的旗舰车型汉不相上下。因此,比亚迪的产品定价、毛利率等均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其二则是比亚迪的智能化有加速迹象。自去年推出e平台3.0以来,比亚迪的智能化布局已大刀阔斧地展开。e平台3.0的智能化关键点有二:其一是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其二是软硬件解耦的车用操作系统BYD OS。

e平台3.0 来源:网络

而根据4月21日的消息,比亚迪宣布与芯片公司地平线达成定点合作,搭载地平线自动驾驶芯片征程5的车型预计到2023年即可上市。征程5兼具强大算力和高性能,可实现高等级的自动驾驶功能。

就在不久之前,英伟达在其GTC 2022春季大会上也官宣了与比亚迪的合作。据英伟达官方信息,比亚迪将于 2023 年初推出基于DRIVE Hyperion 8软件定义平台的新一代新能源汽车,这些汽车将使用 DRIVE Orin 实现智能驾驶、泊车功能等。如今继英伟达之后,比亚迪再牵手地平线,进一步证明了其发力智能驾驶的决心。

三、业绩向好,静待股价回升

在上游原材料涨价、供应链紧张的背景下,众多车企遭受了冲击。停产、减产、提价等情况屡见不鲜,给市场以及自身业绩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比亚迪和特斯拉一样,几乎顶住了供应链的不良冲击。比亚迪在Q1交付量达到了28.4万台,与特斯拉全球交付31万台不相上下。

来源:乐惠车

今年,基于e平台3.0的海豹、海狮等纯电车型将陆续上市,加上强势不止的DMi系列,比亚迪销量有望维持强势增长。同时,比亚迪停止燃油车的整车生产,表明其在新能源产品上的信心,且更有利于集中资源继续发展新能源车型。

安信证券(国际)看好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力以赴,全产业链布局。认为公司目标价应在340港元附近,给予其“买入”评级。比亚迪股价近期表现相对强势,在大盘二次探底时仍维持在200港元上方。

温馨提示:新浪集团旗下的华盛证券,持有香港证监会1/2/4/5/9号牌照,足不出户,新浪财经用户0成本开户入金,开通服务后就能同时交易港股,美股。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