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出全球五强,港股首季IPO募资额减九成,破发六成,近九成新股为内地企业,SPAC成港股新动力
财联社 (深圳 记者,跌出地企成孟琦)讯,全球强港受疫情、股首港股地缘政治等影响,季I近成2022年首季,募资港股新股市场发行惨淡,额减新股数量、成破C成募资额、发成最大规模IPO皆大幅下滑。新股新动当中,为内募资额更是跌出地企较去年同期大跌9成。
募资额大减九成,全球强港破发率六成
根据财联社星矿数据,股首港股2022年第一季度共有16只新股登录港股市场,季I近成新股数目较去年同期大降50%。募资其中3只新股蔚来、与采用介绍上市;而招银国际发起的成为港股市场首只Spac新股。除去3只介绍上市新股,剩余13只新股当中,截至3月31日收盘,共有8只新股跌破发行价,破发率为61.5%;一只新股平收;2只3月31日上市新股与瑞科生物收涨,当中力高健康生活在4月1日上市第二日,继续大涨57%,成为本季度新股黑马。
据毕马威报告,受到新冠疫情持续肆虐以及地缘政治和经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香港市场首季仅录得募集资金138亿港元,按年下跌89.9%,跌出全球五强。
历史数据上来看,2021年首季,港交所有32只新股上市,同比减少14%;总融资金额为1328亿港元,同比大增842%,当季募资额位居全球第二,创历史新高。而2020年第一季度,37只新股在香港发行,数量与同期持平。但37只新股募资仅141亿港元,与2022年相似。
值得注意的是,16只新股当中,除香港本地企业德盈与潍柴集团控制的意大利游艇商外,皆为中国内地企业。中国内地企业占比为87.5%,较去年同期的78%有所上升,而2020年首季度,这一数据为64%。
最大规模IPO募资42亿港元,较去年下跌91%
今年第一季度,港股新股仍然由工业市场、TMT(信息技术、媒体及电信)以及医疗生物科技三大板块主导,据毕马威数据,第一季度TMT板块集资占比为25%,而去年全年为40%。
募资额最高的新股为,作为首季度最大规模的港股IPO,集资金额为42亿港元。而去年首季最大规模新股是快手科技,募资额达483亿港元。金力永磁的募资额较快手下跌91.3%。
3月10日,蔚来集团以介绍形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不涉及新股发行及资金募集。蔚来方面解释,通过介绍上市登陆港股,目的是为投资者提供备选的交易地点,扩大投资者群体,在上市目的仍然可以达到的同时,不稀释现有股东的利益。
一般而言,介绍上市和发行新股规则相同,但前者是企业股东将本身的旧股申请挂牌买卖,不涉及融资。
毕马威研报表示,在中企赴美上市面临不确定性下,香港将继续成为回归上市的首选地,其中双重上市数量增长块,预计中概股回归、医疗保健及生物科学企业的上市项目将会是2022年余下时间的市场亮点,而随着宏观经济及环境得以改善,下半年香港上市活动将有增长势头。
中金保荐项目全港第一,中外资机构平分秋色
由于2022年港股新股数量与募资额皆大幅减少,保荐机构的参与项目也随之下降。当中,参与了16只新股当中7只的保荐工作,成为港股当季排名第一的保荐机构。
中金参与保荐的这7家新股为、、、、蔚来、海螺环保与法拉帝,当中蔚来与海螺环保为介绍上市,而剩下5只新股中,截至3月31日收市,除汇通达网络外,4只均跌破发行价。
摩根士丹利参与了5只新股的保荐,仅次于中金。当中,乐普生物和蔚来,为摩根士丹利与中金共同保荐。
另外,招银国际、中信里昂、瑞士信贷、瑞银、华兴证券、汇丰的保荐项目同为2只,中外资机构平分秋色。
SPAC成港股发展新动力
年初,普华永道曾预测2022年会有10至15家SPAC公司赴港上市。但第一季度的实际申请数量已超过预期,达到普华永道预测的全年数目。截至2022年3月31日,港股已收到11家SPAC上市申请。其中,招银国际发起的AQUILA ACQ-Z已经在3月18日成功挂牌上市,成为港交所上市的首只SPAC。
此外,近期向港交所递交申请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还包括已故“赌王”之子何猷龙旗下黑桃资本发起的黑桃亚洲、创始人郑裕彤之孙郑志刚发起的A SPAC。
毕马威称,SPAC上市机制的设立彰显了提升香港作为集资枢纽的竞争力的不懈决心。随着首家SPAC在第一季度挂牌,加上目前充裕的申请数量,第一项SPAC并购交易有望于年底前完成。SPAC制度未来可进一步为香港市场注入动力。预期将吸引更多来自中国内地和东南亚的高增长、创新和新经济公司来港上市。
- ·加息提速!新西兰联储在担心什么?
- ·梁中华:面对高通胀,美联储能“软着陆”吗?
- ·买卖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当宠物是否属于犯罪?两高发布司法解释
- ·唐建伟 邓宇:金控公司规范经营进入新阶段
- ·小区投个充电桩,每月就能赚几千?千亿充电桩生意背后的盈利焦虑
- ·广州强化省外来穗人员管理 坚持人、物、环境同防
- ·离职后仍利用影响力受贿,徐鸣被公诉
- ·民主党人批石油巨头推高油价 共和党:拜登才是罪魁祸首
- ·受疫情、惠民保产品崛起等影响,百万医疗险该如何顺势而变?
- ·分析师:本地将成为滞胀风险避风港 第二季股市预计聚焦重开与建材股
- ·特写丨每天都不平凡:上海抗疫社区群像
- ·南京新百拟置入徐州新健康80%股权
- ·荣耀发布MagicOS 7.0操作系统,未来考虑对鸿蒙及iOS兼容适配
- ·俄媒:奥地利宣布驱逐4名俄外交官,俄方称将做出回应
- ·国债期货尾盘拉升 十年期主力合约涨0.21%
- ·和信投顾:大盘全天震荡走低 三大指数均跌超1%
- ·高盛下调印度2023年经济增长预期
- ·马斯克谈太阳能利用:人类所利用的太阳能微乎其微
- ·美国也被“卡脖子”了?半导体短缺冲击美国经济,白宫催国会批准百亿美元补贴
- ·吉林省:决不能粗暴阻断交通、耽误农时,做到防疫春耕两不误
-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董路君:进一步强化保险业国际监管协同 共同完善RCEP规则下的保险健康发展机制建设
- ·刘强东卸任,潮人徐雷上任
- ·数据中心等重要机构一次性落户奖励最高2000万,鼓励优质企业上市融资……深圳出台措施大力扶持金融科技发展
- ·理想L9、小鹏G9同日官宣延期,蔚小理新品避开4月
- ·蔚来:8月交付超1.06万辆新车,同比增长81.6%
- ·中泰国际:港股盈利预测在下修 无风险利率持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