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拓展照护服务场景:关爱落细落小 满足个性需求
照料生活、江苏呵护身心,省南江苏省南通市拓展照护服务场景——
关爱落细落小 满足个性需求(深阅读·关注长期护理保险)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通市拓展要完善社会保障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照护在提高管理精细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上下更大功夫,服务提升社会保障治理效能。场景
照护人员上门,关爱个性让老人多了专业倾听者;辅具支持租赁,落细落帮老人减轻了经济负担;护理院里有医护,满足老人不用住院也能接受治疗……近年来,需求江苏省南通市关注失能失智老年人的江苏个性化需求,提供精细化照护,省南服务更细、通市拓展更实。照护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服务江苏省南通市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30.01%,比全国数据18.70%高出近12个百分点。2016年被列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首批试点城市以来,南通市逐步探索形成“机构照护、居家服务、辅具支持、预防管控”相结合的模式,将服务内容做实做细,让失能失智老人生活更有尊严。
居家自选套餐——
生活有人照料
心声有人倾听
星期四是闻玉富最期待的日子。闻玉富已经75岁,多年前因中风左侧偏瘫,又因其他慢性病,双眼也渐渐失明。儿子常在各地出差,老伴儿年龄大了,总感到力不从心。多年来,闻玉富身体无法动弹,神志却非常清醒,总觉得拖累了家人,郁郁寡欢。
按照南通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规定,经过不少于6个月的治疗、通过失能等级评估、符合条件的失能失智人员,可以享受长护险待遇。
“全市有88%的失能人员选择居家生活。”南通市医保局待遇保障处处长李红建介绍,“我们设计了12种居家服务套餐,可以按需选择,也可以在13种个性化服务项目中免费增加项目。服务人员每周上门1—3次。每月由保险基金支付约1100元,个人自付约合每次5元。”
2018年,闻玉富被评定为中度失能人员,选择了居家服务“清洁体征”套餐,包括身体清洁和血糖血压等体征检测。订单派发到抚理照护南通公司,这是全市专业提供居家上门照护服务的191家资质公司之一,护理员姜芳和同事们接了单。
在居家照护中,帮助老人洗澡洗头是一件有较大挑战的事项。洗澡前,提前打开取暖器,保证环境温暖;洗浴中,为了防止烫伤,水要先从自己手上流过才能流到老人身上;时间上,控制在15分钟左右以防憋闷;动作上,两名工作人员得麻利配合……
“以前我觉得自己是个废人,不愿意配合。但小姜她们真是尽心尽力,每次都循序渐进帮我拉伸四肢,连剪指甲都分好多步骤,我感到很温暖。”闻玉富说。
提高生活质量,精神上的呵护不容忽视。去年开始,闻玉富加选了“喘息服务+陪读/陪聊”个性化项目。
“闻叔叔,您退休前去过这么多地方,哪里更好玩呀?”姜芳和同事们学习了心理学知识,不仅会倾听,还主动抛出问题请教,让老人觉得“很有存在感”。“西安和重庆是我最常去出差的两个城市,有很多美景美食……”在一次次的服务与交流中,闻玉富渐渐打开了话匣子。
“看什么都赏心悦目吧,哈哈!”一旁的老伴儿还开起了玩笑。这一幕令姜芳印象深刻,“笑声又慢慢回到了这个家庭。”她说。
辅具支持租赁——
缓解经济压力
减轻心理负担
“如果没有长护险,我们的生活会面临很大困难。”说这话的,是家住南通市虹桥西村的74岁老人保金泉。他身患糖尿病,6年前视力逐渐模糊。妻子今年72岁,4年前因中风失去自理能力,是重度失能人员。女儿在外地工作,难以频繁往返。
女儿曾想给家里请一名家政人员,却困难重重。“家政人员难请,主要因为‘弄不动’。起身吃饭、擦身换衣,老伴儿无法配合。力气小点抱不动,力气大点可能碰伤,挪动病人还有风险。”不仅如此,保金泉还有其他烦恼,“我们无法帮助女儿,就已经很难过了,不想给她增加负担。”为此,保金泉说什么也不肯接受家政人员住家服务。
2019年,女儿给母亲申请了长护险待遇,听说可以申请辅具支持,包括家用电动照护床、轮椅、上楼机,以及纸尿裤和护理垫等等,便来了解政策。
南通市长护险定点辅具服务公司之一、华录健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马涛介绍,按照协议价格,20类42款辅助器具产品可租可买,重度和中度失能失智人员分别有8000元和6000元的年度限额,在限额内长护险基金和个人按8∶2比例支付。此外,试点推广期间,租赁电动床只需要交纳押金800元,退还时返还押金,相当于免费使用。
家里装备上辅具,顺利请到了家政人员。现在,白天由家政人员烧饭打扫,晚上由保大爷陪护妻子。“一按遥控器,床就可以升降,翻身容易很多;天气好的时候,还可以用轮椅推她出去转转;纸尿裤和护理垫质量好、价格也便宜,每月5包纸尿裤加3包护理垫,一共59.4元,还有人送货上门。”保金泉说。
“大多数居家生活的失能人员有辅具需求,但辅具购买成本高、使用时间短,很多人舍不得。为了避免资源浪费,我们通过辅具租赁循环利用,让更多失能人群享受到红利。截至目前,已有累计2万人次在华录健康养老服务有限公司购买或租赁了辅具。”马涛说。
照护医疗机构——
既有家的温暖
又有专业治疗
这里像一间医院病房,电动床、呼叫器等医疗器械一应俱全;这里又像一个家,阳台上放着洗衣机、床头柜上摆放着全家福;这里还有适老细节,地板防水防滑、卫生间里有无障碍设施。这里是施云华位于南通阳光护理院的“新家”。
“施云华因骨质疏松、腰疼而长期卧床,下肢没有知觉。但在72岁的年龄,经过专业治疗还有恢复的可能。”护士长薛肖荣告诉记者,一些没有实质性重大疾病、但居家休养不利于恢复的患者,会选择功能介于医院和家庭之间的照护医疗机构。施云华就是其中一位,去年12月初,她奔着“坐起来、站起来”的目标来到这里。
“每天有专业团队通过气压泵来改善肌肉力量、促进血液循环,通过推拿防止关节变形、静脉血栓,再加上中医针灸和营养餐食,‘四管齐下’。”薛肖荣介绍。
在康复师的帮助下,施云华腰痛减轻了,腿也一点点有了感觉。“我尝试在床上坐起来,从坐5分钟开始到坐10分钟,现在可以坐半小时了。”她说。
目前,南通市有91家定点照护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在照护医疗机构接受服务的重度、中度失能失智人员分别按每天70元、40元的标准享受长护险待遇,失能等级达到中度及以上的失智人员每日待遇标准另增加10元。
施云华算了一笔账:每天床位费55元、护理费100元、餐费20元,长护险基金承担70元,自己交105元,每月自费部分3150元,能省下2000元左右;此外,因为享受长护险待遇,在护理院吃药、打针等医疗费用,可以通过医保基金报销90%左右。
“入住照护机构的失能失智人员在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等方面有较大的持续性需求。”李红建介绍,截至2021年底,南通市享受长护险待遇失能人员中,入住照护机构的占比12%,有效减少“以医代养”等现象,减轻失能家庭负担的同时,促进医疗资源合理利用。
南通市医保局局长张劲松介绍,南通市试点长护险制度6年来,保障人群从市区扩大到全市、从城市扩大到农村,具体内容从失能失智照护服务向防范失能失智风险、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拓展,显示出落实落细落小的趋势,形成体系化、丰富化的服务场景,逐渐包含失能失智家庭的更多需求面。在南通,长护险目前参保715.45万人,实现了城乡全覆盖,同城同待遇,正在享受待遇的43615人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91%。
- ·沪深交易所:高度关注涉核酸检测企业上市申请,坚持从严审核
- ·首个元宇宙国际标准联盟成立 苹果缺席 华为阿里在列
- ·腾讯QQ回应大批用户QQ账号被盗:用户扫描过伪造的游戏登录二维码并授权登录
- ·“触电”10年:银行系电商迎来“梦醒时分”?
- ·美联储梅斯特:美联储政策刚刚进入限制性区域
-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当前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
- ·希腊电视台教人用软管偷汽油,网民调侃:接下来要教偷钱包和开锁?
- ·腾讯QQ回应“部分用户账号被盗”:受影响范围已得到控制
-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在这些领域想办法、谋实招、促实效!陈吉宁调研虹口区
- ·快讯:旅游板块快速拉升 丽江股份涨停
- ·香港仔饮食:不会因珍宝海鲜舫的损失获得保险赔偿,过去9年累计营运亏损逾1亿港元
- ·深度分析:俄军拿下北顿涅茨克不只是攻占了一座城
- ·央行等八部门发文推进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嘉兴五地科创金融改革
- ·美银给未来油价“把脉”:极端情形下布油仍有望升至150美元
- ·卓创资讯:国际原油震荡下行 成品油零售价格将遇年内第二次下调
- ·嘉涛(香港)控股发布全年业绩 拥有人应占利润9893.6万港元同比增长23.9%
- ·美联储首席经济学家:去中心化金融的发展或加剧金融稳定性风险
- ·北京昨日新增3例本土确诊病例和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
- ·蔡奇作党代会报告:北京多渠道促进农民和中低收入群体增收
- ·中信明明:财政政策能否超预期?
- ·威凯声明:涉事轻音加热破壁机产品CCC认证证书真实有效
- ·北京将推动燃气等城市管道更新改造 强化极端天气风险防范应对
- ·午评:两市早盘红盘震荡沪指涨0.88% 大消费板块表现强势
- ·东亚前海证券:个人养老金入市 公募基金行业迎来重磅利好
- ·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繁荣,88万亿市值澎湃中国新动能,A股公司总营收约相当于我国GDP的60%
- ·午评:港股恒指涨3.15%恒生科指涨近6% 比亚迪电子涨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