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汤科技香港公司总经理尚海龙:商汤“赶上了好时机” 香港创科进入收获季
南财对话·东方之珠再开新篇丨专访商汤科技香港公司总经理尚海龙: 商汤“赶上了好时机” 香港创科进入收获季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朱丽娜 香港报道 2014年,商汤商汤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教授汤晓鸥与多名学者和研究生,科技科进在香港白石角的香港香港科学园创立了商汤科技。
短短数年内,公司赶上港创商汤科技发展为全球融资额最多、总经估值最高的理尚人工智能(AI)公司,亦是海龙好时获季香港科学园成功孵化的首个独角兽企业。
走进商汤科技位于香港科学园海滨大楼的机香办公室,随处可见的入收最新AI“黑科技”产品。手势识别、商汤商汤姿态识别、科技科进自动驾驶系统……一个个新奇产品展现出人工智能带来的香港便利化、智慧化生活场景。公司赶上港创
“(AI)它就像电一样无处不在,总经但又处处赋能。理尚将来大家未必会觉得人工智能是非常神秘的,它就在我们身边,并且24小时都和我们在一起,这就是人工智能现在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千行百业的一个实证,”商汤科技香港公司总经理尚海龙笑言。
事实上,商汤科技的成功恰恰是香港特区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动创科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在尚海龙看来,自回归祖国以来,香港科创行业经过25年不断的积累和沉淀,厚积薄发,终于到了“收获的季节”。
“赶上了好时机”
21世纪:商汤的成功,跟特区政府在此期间也在大力推动科创发展这大背景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
尚海龙:我们的诞生以及发展正好是和香港大力推进创科产业发展、创科生态繁荣是交相呼应的。
香港回归祖国25年来,香港的创科经历了前10年、中间10年、最近5年三个阶段的变化。
前面10年时间,当时的特首董建华先生最早设立了科技园,这里也就是商汤诞生地所在。当时特区政府设立的科技园、数码港推动了香港的大学开始做深入的基础科研研究,所以从那时开始,香港的5所知名大学逐步能进入到全球有竞争力的研究型大学的行列,而且排名不断上升,基础科研的成果不断涌现,这为香港注重创科打下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所以我们说,香港的创科不是一下子繁荣,追根溯源,20多年前就埋下了一些种子。
当然,中期可能因为有一些政策调整,所以沉寂了一段时间。2015年底,创科局成立,再次加速了香港科创生态的繁荣。创科局成立后,政府更加重视创新科技对经济的贡献,更加重视由创新科技去引领经济转轨的重大命题。
近5年来,政府投放在科创方面的资源超过1500亿港元,无论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在扶持实验室的基础科研,再到资助大学、人才的吸引使用等等方面,都体现了对科创行业的重视。
商汤成立至今是7年时间,恰好就是在香港加速推进创科繁荣的背景下一路成长起来。商汤现在人员规模超过5000人,其中70%都是基础科研人才。从这方面来看,商汤是赶上了好时机。凭借着深厚的原创科研实力,商汤在7年时间从一家初创企业成长为一家独角兽,再到一家千亿市值的上市公司,这其中既有国家政策也有香港特区政策的引领和支持,也有香港本地创科氛围、创科生态不断繁荣的支持。
21世纪:这届特区政府推动科创的扶持力度可以说是空前的,这对香港科创未来打了什么样的根基?未来会不会有更多像商汤的独角兽涌现出来?
尚海龙:第五届香港特区政府在创科领域投入的资源是非常多的,为香港科创承前启后做了非常重要的基石性作用。从一些直观数据来看,2016年香港有1000余家科创企业,到现在大概有4000多家科创企业,翻了3倍;同时,科创从业人员也翻了数倍,现在有三、四万科创人员,占比逐渐在提升;涌现出来的独角兽的数量已经有十几家了。在2016年以前,这是很难想象的。这正体现了特区政府高度重视,体现了创新科技局成立后的高效工作,以及政府在资源及环境等方面的推动所产生的成绩。
正是20多年以前,特区政府对大学基础科研给予的高度重视,对香港科技园、数码港这样的科创平台给予了基础性的投入,才使得今天我们到了一个收获的季节。
所以,今天我们投入的资源,包括对人才的吸引等等一系列的政策,都能够对明天香港经济的转轨,或者是对香港的未来科技引领产业转型能带来积极影响。
善用“两制”之利,融入“一国”之本
21世纪:“一国两制”对香港科创业带来了哪些独特的优势?
尚海龙:“一国两制”是香港最独特的一个优势,这也是一个前无古人的创举。透过这个创举不仅解决了国家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历史性难题,同时也为香港未来的繁荣和发展给予了一个制度保障。
首先,在“一国”的语境下,香港享有了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比如,当前我们遇到了一些全球化的逆流,最大的市场在哪?当然是在祖国内地了。祖国内地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香港把握好“一国”的语境,让香港所长融入国家所需,借助好内地这个大市场的优势,一定能够将香港科创产业化、商业化以及未来不断的深化发展。
其次,“两制”很大程度上来说代表的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汇,代表的是中西方思想的碰撞。这样的一个地方,思想极度活跃,对创科是非常宝贵的。创科就是多视角的去看待一个问题,多种尝试去解决一个困难,这是创科发展的一个源源不绝的动力。
同时,香港的低税制可以吸引许多优秀人才在此聚集,创科环境不断的繁荣,同时创科企业的数量种类不断增多,就能够不断吸引大量的人才。人才多了,资金有了,本身又是国际金融中心,香港齐聚了创科繁荣所需要的多种元素——资金、人才和相应产业,特别是产业方面要借助内地的大市场优势,这样香港善用“两制”之利融入“一国”之本,一定能够推动创科更加快速稳健的繁荣。
21世纪:回归以来,明显看到香港与内地的联系在香港经济中的体现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突出。未来香港要融入大湾区的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为香港科创行业带来什么样的新机遇?
尚海龙:科创行业说到底是实业,实业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产品,同时也要有市场。香港如果经济转轨的方向是创科——第六任(候任)行政长官李家超先生说“无创科无未来”,从这样一个高度和格局来看,就必须要思考我们创新的产品如何去制造出来?我们的未来市场在哪里?产业链创新链如何能达到闭环?
香港一定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要将香港所长积极融入国家所需。从过去25年的回归历程当中看,当香港将所长融入国家所需的时候,就是一派极其繁荣的景象。所以,当前要发展创科也是一样,现在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
- ·小米经调整净利润为21亿元 智能电动车业务费用8.29亿
- ·青山被打压亏损500亿,却不知对手是谁?同行:海外资本太冷血了
- ·美军官:美国防部计划向乌派遣美军以保护驻乌使馆
- ·13.6亿捐赠生变, “听取广大股东意见”后,雅戈尔终止医院捐赠计划
- ·明年货币危机将爆发在欧洲?野村:这三个国家“危险”
- ·三年亏损20亿:药师帮的“苦”生意 在打什么算盘?
- ·女装龙头拉夏贝尔今日退市!曾有近万家直营店,如今变负资产,欲引入投资翻身
- ·新消费21人丨钟薛高周兵:我们正在进入巨头的传统领地
- ·突发!昊志机电董事长被立案,涉嫌内幕交易
- ·青山被打压亏损500亿,却不知对手是谁?同行:海外资本太冷血了
- ·修仕倍励学校周宪明:在家校共育环境下,发挥孩子特长
- ·中老铁路旅客发送总量突破300万人次
- ·量化基金今年来首次做多美股!高盛:本周或继续买入
- ·战后如何重建,乌克兰邀建筑师福斯特参与
- ·涌进中小学的名校毕业生:有人被互联网大厂“劝退”,家长更青睐年轻名校老师
- ·洞察风云 把握趋势——2022新京智库春季峰会开幕在即
- ·北京农商银行党委书记付东升: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首要是推动金融服务均等化和便捷化
- ·港媒:中国更多老年人希望享受退休生活而不是“带孙子”
- ·一年营收8个亿,三次闯关港交所的读书郎越挫越勇?
- ·央行今日进行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与此前持平
- ·郭楠:企业怎么样算是正确的做事?要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
- ·苹果下周将可能推出2022年Apple Watch“骄傲”版表带
- ·三年亏损20亿:药师帮的“苦”生意 在打什么算盘?
- ·发生了什么?千亿白马股突发闪崩,外资突然出逃76亿!私募大佬但斌发话:下阶段加仓参与反弹!
- ·华彬红牛1元乐享难以顺利兑换,官方称会积极对接,但无人联系消费者
- ·【清华长庚科普】尿毒症患者严控钾磷
- ·金融16条出炉!金融支持房地产再加码 市场解读七大看点
- ·贝瑞基因业绩“变脸”被问询业绩真实性 应收帐款连年攀升藏隐忧
- ·教育部: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 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 ·短期挑战不影响长期判断,富达、保德信、贝莱德等在沪外资资管机构详解疫后布局
- ·25年来首次全面修订 票据新规助力中小微融资
- ·全线暴跌!高瓴重仓格力浮亏125亿,美股持仓大曝光:清盘蔚来小鹏,狂买京东
- ·沙特阿美CEO警告:能源转型导致投资减少 全球石油供应正严重紧缩
- ·快讯:恒生科技指数跌幅扩大至2% 小鹏汽车跌超9%领跌
- ·新文件看点聚焦:各地核酸检测怎么开展?高、低风险区如何分类管理?
- ·乘用车购置税减征600亿,汽车板块强势爆发!中通客车连续8日涨停,这些股票强势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