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利率“高转低”?“包过桥、包批贷”,有机构又打起低息经营贷的主意,银行:全是骗子
华夏时报 记者李贝贝 见习记者 董红艳 北京报道
一系列楼市刺激政策出台后,高转低部分城市最低房贷利率达到4.25%,房贷创近30年新低。利率
受信贷政策影响,包过此前部分买房者的桥包全骗房贷利率处于相对高位。近期,批贷武汉多名业主向《华夏时报》记者反映,有机银行最近不断有人推销可以将此前房贷相对高的构又利率转成低利率。
武汉一位房地产资深人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其实质是打起低息贷将房贷转经营贷,而这种操作并不靠谱。经营经营贷年限太短,主意虽然理论上可以贷款20年,高转低但一般仅可批贷3-5年,房贷且有后续被银行收回贷款的利率危险。”
“高转低”诱惑满满
5月中下旬,包过全国各城市利率普遍开始下调。5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称“首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按照最新市场报价利率(LPR)4.45%的标准,首套房的商业贷款利率最低可为4.25%。
目前,天津、郑州等地区已经开始执行首套房贷利率4.25%;5月21日,武汉在原有利率基础上下调25个基点,区域内大部分银行已执行首套房贷利率4.8%,二套利率5.05%。武汉安居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的房贷利率是三十年以来最低的。”
受信贷政策影响,此前部分买房者的房贷利率处于高位。如2019年10月,武汉首套房贷利率在LPR(4.85%)基础上加118个基点为6.03%,二套房利率加152个基点为6.37%。虽然现在LPR下调为4.45%,LPR模式下的存量房贷利率有所降低,但是因为固定加点的存在,存量房贷利率比现在武汉通行的首套4.8%二套5.05%,仍然高出80多个基点。
2019年5月在武汉购房的权女士今年6月30日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其房贷利率高达6.17%,比当前的4.8%高出137个基点。2022年6月,有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人联系上权女士,称可操作房贷利率“高转低”,剩余的房贷利率可比现行4.8%还低,可转成4.2%,等额本息,贷款时长20年。据上述“银行工作人员”测算,权女士可以每月少还近100元月供,共计少还近40万元的利息。
据“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如贷款金额为60万,可申请转为邮政储蓄20年的贷款,只收取2个百分点的手续费,无其他费用。
后又称其可以提供垫资,每天按照贷款额的千分之一收取利息,并称在7天内就能放款;还补充其可以代申请企业资质,办理需要收取1000元。合计下来,60万的贷款,预计总共需要支出17200元额外费用。相比省去的40万元的利息而言,显得很“划算”。
“高转低”对于此前买房贷款的购房者而言,是个不小的诱惑。
违规经营贷被发现将被抽贷
6月30日,经《华夏时报》记者多次追问,联系权女士的“银行工作人员”承认自己实际并不隶属银行,实际身份是信贷中介,而其所述贷款实质上是经营贷款。
近年来,国家在金融层面十分注重对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帮扶,支持发展包括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等的普惠贷款业务。据中国银协统计公布的数据,2022年一季度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28.48万亿元,同比增长21.4% 。经营性贷款的广阔覆盖面以及低利率让个别信贷中介“想入非非”。
武汉某邮政储蓄网点工作人员对《华夏时报》记者介绍,目前邮政储蓄的确有多个经营性贷款业务,但仅小额极速贷可针对个体工商户提供经营性贷款。贷款用于支持经营者生产经营活动资金需求,要求经营时间不低于一年,贷款利率在3.9%-4.35%。贷款下发后,银行也会进行贷后管理,如有违规使用,银行有权立刻收回贷款,冻结授信额度,并可能追究借款人的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银行武汉某支行的信贷经理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目前中国银行没有所谓的“高转低”的业务,如果房贷要从中国银行转移到其他的银行,需要先将剩余的房贷金额还完。
6月29日,资深财税审专家刘志耕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银行没有可以直接将高利率房贷变成低利率房贷的规定。代理机构所谓的房贷高利率转低利率,实质是两种不同用途、不同贷款种类贷款利率的变化。“
刘志耕还指出:“违规将房贷‘高转低’风险很大:一是经营性贷款期限较短,还款压力会很大;二是弄虚作假,违规改变经营贷用途,一旦被发现,银行可能会断贷、抽贷,还可能影响个人资信。”
随后,《华夏时报》记者下载登录邮政储蓄银行APP,发现小额极速贷申报入口赫然提示:“申请无需中介,所有号称帮助您办理并收取费用的全是骗子,请不要相信!”
- ·刘强东发布内部信:集团高管降酬10%至20%不等
- ·69岁邹其芳携瑞尔齿科上市 高瓴淡马锡等参投 火爆赛道何以破发?
- ·盛光祖配合审查调查,国铁集团回应
- ·谁是汽车圈最有钱的人?
- ·三甲医院医保飞检曝出重重问题,原院长涉嫌受贿3000多万,心内、骨科成监管“风暴眼”
- ·李晓鹏辞任光大银行董事长,月初刚卸任集团党委书记
- ·镍逼空带来系统风险 LME拟将违约基金扩大一倍
- ·光大期货热点追踪0325:纯碱强势上涨
- ·马斯克再次推迟重启“蓝V”认证付费服务
- ·通达动力控制权再易主:实控人魏氏父子“亏麻了”,高买低卖背后发生了什么?
- ·券商研究所招聘销售经理,要求农村户口优先?真相是......
- ·中国人保去年净利润216亿元增7.8%,信保业务扭亏为盈
- ·增产石油以缓和与美国关系?沙特否认
- ·爱点击盘前跌近3% Q4归母净利同比减565.47%
- ·深圳22套房产增值17倍,这家上市公司拟出售获利5800万
- ·谁是汽车圈最有钱的人?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1名学生核酸阳性 校园采取临时管控措施
- ·外汇管理局:2022年1-2月,中国外汇市场累计成交35.47万亿元人民币
- ·美团第四季度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87亿元 同比增长22.2%
- ·如何应对市场震荡?私募大佬但斌疑似空仓,景林资产却逆势抄底!百亿私募多空分歧严重
- ·贵州茅台: 年内茅台酒含税销售收入已突破千亿元
- ·80高龄院士不下“火线”,免费为中科飞测打工,但公司经营上却年年亏
- ·赵乐际:深化新时代巡视工作规律性认识 高质量完成巡视全覆盖任务
- ·2021年我国经常账户顺差20445亿元
- ·美国投资者爆买中国看涨期权
- ·森田集团获启迪控股参股 80后董事长此前已掌舵启迪药业
- ·监管规范私募投研 三个“禁令”剑指涉内幕交易活动
- ·正部级盛光祖配合调查,已退休5年多,在铁路系统深耕数十载
- ·专访伦敦金属交易所CEO:镍逼空源于场外交易 暂停交易防止系统性风险
- ·新特能源发布2021年业绩 股东应占利润49.55亿元同比增长680.88%
- ·金融街论坛第二日,监管部门释放10大政策信号
- ·3月28日-4月2日当周重磅资讯前瞻:OPEC+会议、非农数据来袭!
- ·梁汝波接棒张一鸣一年,将公司使命定为“激发创造,丰富生活”
- ·深圳出台纾困30条 中小微贷款风险补偿比例最高达80%
- ·疫情防控政策进一步细化 多地针对疫情形势调整防控政策
- ·蔚来(NIO.US)公布业绩后 大摩和花旗唱多